大学生,被称为象牙塔里走出来的天之骄子,要想成为这天之骄子中的一员,你要经历16年的寒窗苦读,从很小开始就要每天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往返于家和学校之间。
16年的苦读,才会出一位这样的天之骄子,可多年来,人们从不觉得苦,因为以前,读书的出路是所有出路里最确定,又成本最低的,人们坚信书中自有金银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古代,只要你肯读书,哪怕头悬梁锥刺股,只要一朝金榜题名,就可以飞黄腾达,鸡犬升天。
到了近代,恢复高考后,大学文凭是绝对的铁饭碗,只要考上大学,就可以成为国企员工或坐在办公室里的高级白领,工作稳定,待遇优厚,而且找对象那也是要好好挑一挑的。
后来,大学生包分配取消了,可大学生有知识,有素质,学习能力强,依然是人才市场的宠儿,只要大学毕业,基本都不愁找到好的工作。
再后来,大学扩招,大学生似乎一夜间多了起来,渐渐地出现了博士养猪,硕士擦鞋,大学生就业难的话题,于是,读书无用论开始出现。
中国大学生的扩招始于1999年,扩招前,大学生就业是有保障的,随着扩招和包分配取消的双重影响,大学生似乎一下子不那么值钱了。据说2021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将超过900万,再创近10年新高。
虽然没了铁饭碗,但毕竟大家都没了铁饭碗,都在一个起跑线,都被扔到同一个市场接受检验,也算公平竞争,大学生们虽然有些压力,倒也没有动摇读书成才的信念,只是在默默地努力,希望考上更好的大学,更好的专业,或者,牺牲业余时间,多学一门外语,多拿一个证书,让自己更有竞争优势。
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开始进入网络时代,近些年移动互联网兴起,网红经济开始出现,于是人们发现,有的人没有学历没有背景,也可以在网上一夜爆红,名利双收。
李子柒,全国有名的美食短视频创作者,著名网红。14岁辍学,后在酒吧工作,月工资300元,再后来为了照顾奶奶,选择回家开淘宝店,再后来开始做美食类短视频。
李子柒的短视频中,不但有纯手工纯天然的中华美食,还有中国传统服饰和人们向往的田园生活,其淳朴自然的田园风情和饱含中国文化底蕴的内容让李子柒一夜爆红。
李子柒不但在国内红了,还很快红到了海外,是当时油管上唯一粉丝破千万的中国主播,她的短视频让很多外国人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向往。
随着名气的扩大,和千万级的粉丝量,李子柒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有报道年收入达1.6个亿。爆红后,李子柒还和袁隆平等人一起成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李子柒现象,李子柒出海,这些话题不但引起普通人的热议,还被主流媒体报道和解读。白岩松说,李子柒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应该微笑着为她鼓掌,因为她在输出中国文化。
可是很多网友有不同意见。比如孩子家长反对李子柒进入课堂,反对大肆报道李子柒,认为会影响孩子读书的信念,搞不好将来都不念书去当网红了。就像很多网友认为的,李子柒爆红后,年轻人都想去当网红,因为既然可以当网红挣钱,那为何还要努力高考呢?甚至对李子柒和袁隆平并列出现也持批判态度,认为一个网红和科学家袁隆平爷爷相提并论,让人感到可悲。
虽然李子柒让人对高考和念大学产生了质疑,刺痛了当代大学生群体,动摇了读书人的信仰,但正如白岩松说的,李子柒毕竟有文化输出之功劳,如果因此对李子柒这样的网红暂且鼓掌以贺还可以接受的话,那么丁真凭什么?
丁真,一个藏族小伙子,他的微笑短视频,被一个专门记录别人微笑的短视频博主放到网上,而一夜爆红,至于受欢迎的原因,有人说他帅,有人说他淳朴天然。
丁真就这么红了,人们说,红就红吧,毕竟现在网红也不是新鲜事了,可随后的发展,再次刺痛了某些大学生群体。原来没怎么念书没什么文化的丁真竟然签约国企了,据说工资3500。这再次刺痛了多年寒窗苦读的大学生们,尤其是一些理工科的男性大学生。他们说:我们十年寒窗不如人家一张投胎脸,熟练掌握两国语言,熟悉数理化等学科,可你读的书、背的单词还不如人家的“纯真”值钱,哪怕斗大的字不认识一箩筐。他们还说:我们仇视的,愤怒的,不仅是丁真,而是整个稀烂的价值观扭曲的世界,因为丁真“让我们男人的寒窗苦读”都泡了汤。
随后,一个疑似丁真小号的“丁真小马珍珠”的博主发了一篇长文,疑似回应被diss事件。长文以“马言马语”讲述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人们愿意花大把时间去憎恨却不肯花一点点时间去了解他人,文章最后呼吁,多一种世界观,就多一条呼吸的路。对于理工男diss丁真事件,网友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diss丁真的都是屌丝,是在发泄自己人生的不如意。认为这些人是被3500的工资刺激得跳脚,这是些除了读过书上过大学,再没有其他能拿得出手的东西的人。还质疑,读了十几年的书,就真的连这个月薪都拿不到吗?原来,不知何时,天之骄子已经降格成了屌丝。而有的网友则表示,不是讨厌丁真,而是讨厌这铺天盖地的推送和背后的资本运营,反感饭圈文化式的恰烂钱,认为#部分男性对丁真的态度#和#丁真小马珍珠发长文#两个话题有拿丁真恰烂钱之嫌。
李子柒让95后的年轻人不想念大学,李子柒现象让家长焦虑,丁真现象让理工男痛苦和愤怒。为何网红经济一再刺痛这些读书人群体的神经?这是因为,网红屡屡打败大学生,让读书才能出息,让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的信念受到了严重冲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复杂。
首先,近些年,随着高校的扩招和经济的低迷,以大学生为代表的读书人就业难早已经成为社会问题。大学生是最有文化的群体之一,是天之骄子,他们的就业难让人担忧。那中国大学生真的太多了吗?其实,中国总人口中,大学生占比只有4.4%左右,可1999年扩招后,导致现如今20-40岁之间的中青年群体,大约每四个人就有一个大学生,又赶上大环境不景气,于是造成现如今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
其次,网红经济是最近几年出现的新事物,任何新事物的出现必然对旧秩序造成冲击。曾经,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可如今,人们突然发现,文盲不要紧,只要成网红。这对别的群体可能没什么,但对读书人群体的冲击肯定是最大的。没读过什么书的人会觉得反正我也没读什么书,干什么挣多少都可以接受,可大学生读了那多年书,曾经的宠儿,却屡屡被没怎么念书的网红打败,怎会无动于衷?
前面写道有网友质疑读了十几年书怎么会找不到3500的工作?事实是这样的大学生有很多,毋庸置疑,何况这个3500还是个国企。有人说diss丁真的大学生是除了念过大学就没有其他拿得出手的东西的屌丝?可以前最拿得出手的资本不就是十几年寒窗苦读的大学文凭吗?虽然这位网友的本意是要diss那些diss丁真的理工男,可这话本身不也表明大学文凭不值钱了吗? 那读书人的愤怒还难理解吗?
如果说李子柒爆红,是自学剪辑自我打拼出来的,还成功文化输出,其存在可以接受的话,那丁真凭什么的质疑就不能不认真思考了。因为丁真的故事,让本就就业难的某些大学生们,仅存的一点斗志也失去了,让曾经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信念濒临崩塌。
而就业难,就会引发一系列的难,买房难,结婚难,生育难。网络红人红屡屡打败读书人,让大学生愤怒,让家长不安,让读书无用论更加有理有据。有些人发出灵魂拷问:网红经济下,读书还有用吗?这到底是教育出了问题,还是价值观或者说用人观出了问题?社会在发展,网红经济引发的争论还会继续,但部分读书人的愤怒就真的不值得一个热搜吗?